随着夏季烈日的到来,世界最大的机场航站楼——北京新机场的施工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,日前,新机场核心区的结构“骨架”已经基本完成。从空中看,这片巨大的“雪花”已经可以看到清晰的脉络。
北京新机场航站楼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,在北京的新机场总部(BNAH)和当地设计院的领导下,本次设计由 ADP Ingeniérie (ADPI) ,扎哈·哈迪德建筑事务所(Zaha Hadid Architects-ZHA),竞赛联合体成员 Buro Happold,Mott MacDonald 和 EC Harris 等众多知名事务所联合设计。航站楼设计方案是基于 ADPI 的中标规划概念,希望缓解当前首都机场所困扰的超负荷运转的交通压力。
“这个整合配套的交通中心将与国内铁路客运服务完美对接,其中包括高铁。大兴新机场将成为北京进一步发展中的交通网里面的核心枢纽,有望助推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。” ZHA 事务所表示。
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区南北长1753米,东西宽1591米,由旅客航站楼、换乘中心和综合服务楼与停车楼三部分组成,总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,预计最初每年可容纳4500万名乘客,它具备适应性与可持续性,可以根据每天变化的飞行班次与乘客流量采取不同的运行配置。航站楼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场航站楼。
新机场呈“雪花”状的放射形,主体结构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,屋盖钢结构则采用空间网架结构体系,总用钢量超过了8万吨。“主航站楼钢结构的施工难度,可谓是世界之最。”北京城建新机场航站楼项目部的技术人员说,作为异形建筑,主航站楼屋盖呈现为不规则自由曲面,仅屋盖钢结构的投影面积就达18万平米,相当于25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。
为了预留出充分的活动空间,这么庞大的屋盖完全依靠8根C型柱作为主要支撑,C型柱间距达200米,形成的空间能装下整个水立方。同时,屋盖钢结构需要使用的网格构件数量也是极其庞大,举个例子,圆钢管就需要63450根、共25种规格。
经过周密论证、精心模拟,新机场主航站楼屋面网架最终确定了“分区施工,分区卸载,总体合龙”的原则,由6个本身为完整稳定受力体系通过天窗带连成有机整体,施工时共需进行26次分块提升、13块原位拼装、31次小合龙、7次卸载、1次大合龙。
截至目前,屋面网架已完成总工作量的60%,预计7月底就可完成钢结构的总体合拢及卸载工作。另一个好消息是,新机场西南指廊屋面网架也于本周全部合拢完成,这也标志着西南指廊开始进入金属屋面和幕墙施工阶段。
新闻来自北京晚报。
文字:宋正亮 北晚记者 赵莹莹